能走,每天在小区附近遛弯儿。只是很难再彻夜工作,每坐几个小时就要歇一歇。他是个工作狂,最近的重心,是将《大宅门》改编成京剧版。首演越发临近的日子里,他每天准时出现在京剧院的排练厅里。《大宅门》是他一生的心血凝结,也是他的人生故事。
两岁那年被母亲卖了人,两度转手,由同仁堂的“乐四老爷”乐镜宇收为养子。他原名李宝常,随了养母郭榕的姓氏,平平庸庸的“宝常”也改为了更富贵的“宝昌”,从此开始了少爷的生活。他在宅门生活了26年,眼见他宴宾客,眼见他楼塌了。将大宅门的故事书写出来,大概是他这一生对家族和母亲最大的叛逆。
尽管书稿三次被毁,他还是在61岁那年,将同仁堂的故事假托白家老号搬上银屏。我们“北京正在读”的故事,也从大宅门开始说起别看我在宅门里是养子,那我也是个爷。
第二部里,江珊演我母亲的原型香秀,有一段是她教导“我”如何成为一个爷。手绢不用自己洗,“放下吃饭!叫丫头洗。”端起饭碗刚要起身,米饭也不用自己盛,“放下!叫丫头盛。”“你给我记住了,从进了宅门起,你可是个爷,你是干大事儿的,那些个小事,你不用干。
当爷的好处是,我买得起书。我这人有个毛病,坐图书馆里看不下书,我得在书上画来画去,只有买回家才能踏实下来认真地读。还有一个原因,我看书时过于投入,读到妙处必捶胸顿足、狂喊乱叫、泪流满面,接着打滚儿,这在图书馆显然不合适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金钱永生 » 郭宝昌《我这一辈子,都是书痴》:《大宅门》的作者介绍